新闻动态

岐黄学院举办引航筑梦系列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2

为深入落实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级新生引航工程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帮助岐黄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发展目标、建立学涯规划、掌握研究方法、适应学习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学风浓郁的校院氛围,努力把学生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岐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引航筑梦专题讲座,邀请思政教育界、中医药界、中西医结合专家学者以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为学生答疑解惑。岐黄学院抓住疫情期间“黄金补能期”,邀请教务处处长、岐黄学院副院长闫永红教授,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学系常务副主任赵进喜教授,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农工党朝阳区委主委刘存志教授为学生们倾囊相授,副院长高鹏、刘铁钢,教务处副处长薛培参与上述活动,全校累计千余人次师生参与活动。

 

 

 

闫永红教授讲座的主题为“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改革”。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闫教授引导同学们重点关注“新医科”“中西医临床医学”等词汇的具体内涵和相应的时代背景,并以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为同学们理清了本次演讲的脉络。首先,闫教授从严峻的新形势、新冠疫情下的思考和教育的新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新医科”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迫切性。其次,援引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表述,明确了医学教育“四新”、“四大”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并从目标的转变、模式的转变等方面阐释了新医科的具体内涵。再次,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世纪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构想,即“团结中西医”“要用西方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规律,来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从而提出当今时代中国“新医科”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医学”,同时就“教与学如何变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同学们阐述了“中西医临床领军人才计划”培养方案的设计初衷、准备以及现状和长期展望。闫教授强调,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没有旁观者,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建设者。最后,闫教授以中央文件精神为导向,向同学们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要勇于接受挑战,保障学习时间;二是要敢于创新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三是培养高阶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

赵进喜教授的讲座主题为“经典学习谈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赵进喜教授从中医学基础的概念和理念入手,围绕“熟读经典早临床,多拜名师悟性强”,结合生动贴切的病案,切题应时地引经据典,从多个角度为大家深度剖析了中医临床思维,增强了同学们对于中医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随后,从多个角度对中医成才和经典学习进行了分享,赵教授强调“系统读经典,系统做临床,拜名师,增强悟性是成就中医之路的不二法门”。在这当中,经典占据了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地位。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是个体化诊疗,强调辨证论治,辩证选方,辩证施术,重视因人制宜。在此基础上,赵教授还对如何从经典出发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做了具体介绍,并详细从四诊、辨病思维、治则治法、选方用药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的具体体现。最后,赵教授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病案和一个思考题对本次讲座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升华,为同学们附上了一首打油诗,既照应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也为同学们指明了中医学习的方向。

刘存志教授的讲座主题为“找好科研选题,迈好科研第一步”。首先,刘教授点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他指出,“新医科”背景下的学生临床科研两手抓。刘教授鼓励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科研、参与科研,迈好科研第一步。接着围绕着科研的选题与立题,讲述了科研选题的大致方向以及目前中医药的学术进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刘教授告诉同学们,要先通俗清晰地阐述目标,了解现在相关研究情况和局限,再提出自己想法中的创新性和成功点,并考虑自己的研究会得到谁的关注,最后还要考虑到科学研究如何转化到临床应用。最后,刘教授分别从题目、正文、摘要三个主要方面,阐述申请书撰写的注意事项。强调撰写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在临床上注意伦理和知情;点明自己的研究背景并关注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发病机制新进展;清晰写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与实验手段、技术路线图、关键技术;重点阐述研究内容,紧密围绕科学问题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研究;指出研究的基础与工作条件。

 

(撰稿人:刘冬杪、黄子鑫、魏泽仪、杨荣基   审核:高鹏)